自闭症的孩子大吵大闹 这些到底如何是好?
更新时间:2018-11-28 11:16:51点击次数:1145次
自闭症是一种发育障碍,可能涉及不同程度的语言和社交障碍,通常包括重复性行为。近年来,各种各样的报告都显示美国自闭症的发病率在小幅上升。专家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早期诊断、扩大的定义和更多的认识,但不能排除未知因素造成的影响。
孩子在地上大哭大闹,歇斯底里,父母试了几秒钟想要安抚孩子,可是因为刚刚下班,又饿又累,心力交瘁,所以他们也跟着失控了。失去耐心的爸爸开始也冲着儿子吼叫,妈妈看到爸爸只是在让问题变得更糟糕,也开始对爸爸大吼,家里其他孩子看到家中的每一个人都在大吼大叫,也吓坏了,开始大哭。这时候,我们就看到四个情绪失控的人。孩子处在情绪失控期的时候,我们主要的处理原则就是“专心帮助孩子冷静下来”,这看起来很简单,却常常难以做到。孩子情绪失控的当下,是不适合对他们讲道理的时刻。告诉他因为吃太多糖或者抢了妹妹的玩具,他就负责,是没有任何用处的;这也不是对他大吼大叫的时候,因为他根本听不进去,而且孩子大吼大叫,父母也大吼大叫,这简直是在火上浇油。 听起来有些荒唐,却是很常见的现象。这其实说明我们大部分家长都面对孩子的情绪失控,无法沟通的时候都会束手无策,而他们往往会把事情搞得一团糟。那到底该怎么办呢?我们可能没办法给出具体的结论,因为每个孩子都不同,他们每次情绪失控的原因也不同,但是总有一些应对方法是通用的。
1、专心帮助孩子冷静下来
孩子处在情绪失控期的时候,我们主要的处理原则就是“专心帮助孩子冷静下来”,这看起来很简单,却常常难以做到。孩子情绪失控的当下,是不适合对他们讲道理的时刻。告诉他因为吃太多糖或者抢了妹妹的玩具,他就要负责,是没有任何用处的;这也不是对他大吼大叫的时候,因为他根本听不进去,而且孩子大吼大叫,父母也大吼大叫,这简直是在火上浇油。
你要明白一点,在孩子冷静下来之后,你有很多时间可以讨论这件事情,或者可以好好和他聊聊,或者可以用合适的方式小小惩罚一下他,但在他情绪失控的时候,你首先要帮助他冷静下来。。
2、千万不要置之不理
家长常犯的错误,就是忽视孩子的情绪失控问题,当他们大吵大闹的时候置之不理。有些父母认为这个做法可以避免强化孩子的情绪失控行为,但其实这是一种非常简单化并且很糟糕的策略。
对许多自闭症孩子而言,很大的挑战就是超负荷的压力,大到让他们不知所措,他们情绪失控的原因,就是因为好多事情超越了他们的承受能力。
3、给孩子合适的空间
“把孩子关在房里,告诉他:当他生气时,你不想陪他在一起”,这样的做法并不恰当。不过,在某些时候,安抚孩子的比较好方法是减少感觉刺激的输入,也就是说并给他一点安静的空间——或许待在房内的另一端,这样他就不需看着你。
父母根据每个孩子的状况,找出帮助他冷静下来的好方法。某些孩子,需要的是有规律的摇晃动作以及平静、安抚的声音;有些孩子,只需要你用平常的音调跟他们说话。即使他们不了解你说的话,你只需冷静重复说: “没关系,我们能平静下来。 ”
给他一些空间,帮助他安定。有些孩子只需要你大部分时间保持安静,偶而点个头,告诉他: “我知道你很激动,但我们一起先冷静下来。”
4、确保孩子和周围人的安全
这一点当然十分重要,甚至比让他冷静下来都重要,但是大部分情况下,孩子情绪失控的程度并没有到伤害自己或者他人的地步,可是,我们一定要注意。
当碰到孩子情绪失控,孩子如果比较壮可能会在情绪失控时出现攻击行为,你若不是魁武的人,能有一个强壮的人随时可帮忙。这样一个助手待在现场,会让大家感到安全。他可以是一位志工、助理或老师,而且接受过一些训练,知道如何处理这种状况。
5、不要因为孩子发脾气就直接屈服
如果孩子因为被否定而生气,虽然在孩子发脾气之前,你们很可能已经有过协商、讨论及妥协,但千万不要因为他发脾气就直接屈服。相反地,应该采用的标准处理方式是对他说: “我们先冷静下来,再继续讨论。”
我们肯定畅所欲言的价值,不应该处罚任何哭泣、大吼大叫的行为,因为毕竟我们是在教患有“自闭症相关障碍”的孩子学习沟通及表达情绪。如果孩子想伤害自己、伤害别人或打破东西,他就已经超越该有的界线;那么针对这个行为,就该给他一个处罚。
不过错过重要的步骤,仍然是先帮助孩子能冷静下来。孩子冷静之后,再给予处罚,或许是剥夺看电视或做某项活动的权利,或要求他做一些额外的打扫工作,给予“隔离”,或任何你觉得适合的处罚,但不能采取的处罚方法就是孤立他。
6、抓住情绪失控前的征兆
有些父母提到,总是抓不到孩子情绪失控的原因。不过,其实大部分孩子的情绪失控都是慢慢酝酿出来的,如果我们能抓到征兆,就能在爆发之前帮助孩子调节心情。这些征兆可能微妙得难以捉摸——譬如下巴收紧、眼神变化、身体姿势或声调改变,或者也可能因某个特殊状况而造成失控,譬如:输掉比赛或玩具被拿走。
介入的方式是以一种和缓的声调提醒孩子将要发生的事,比如“宝贝,我看到你有一点生气。 ”或是将正在做的活动改为比较和缓且有限制的活动。或者,如果孩子想要赢得比赛,问他:“你真的想赢吗?我们该做些什么才能让你赢?”让他知道你跟他站在一边。
如果孩子还在前语言阶段,你可以用肢体动作表示你了解他想做什么,并导引他做一个比较和缓且有限制的活动。如果孩子到处乱跑而过度刺激自己,你可以让他做比较缓慢、较有规律的动作,譬如:配合轻柔缓慢的音乐跳舞,或来回轻轻地丢球游戏。
当然,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可以应对情绪失控的孩子,但总体而言上面的这些原则是足够你对付家里的“熊孩子”的,再次强调一下,父母在保证耐心和自己平静的情况下,尽快帮助孩子冷静下来,是比较好的解决方法。
这些你都学会了吗?